2024年第六届APM国际会议暨第七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中心全国联盟博创论坛暨第二届东西部数字制造产教融合协作会议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09-05 15:49:46 人气:32
沪疆合作
2024年第六届APM国际会议暨第七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中心全国联盟博创论坛暨第二届东西部数字制造产教融合协作会议成功举办
产教融合 医工结合 沪疆合作
8月24日–25日,为期两天的2024年第六届APM国际会议暨第七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中心全国联盟博创论坛暨第二届东西部数字制造产教融合协作会议在美丽的新疆乌鲁木齐圆满落幕。本次会议主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联合承办,产教融合分论坛由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会、长三角增材制造产教联盟、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长三角区域工作组、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3D打印研究中心、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等机构共同承办。邀请了国内外300余名医学、教育领域专家参会,共同分享医工结合与产教融合发展经验,共话东西部数字医学协作发展。
一、会议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利主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健委二级巡视员王炫博、上海市医学3D打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郝永强教授、哈萨克斯坦国家创伤学和骨科科学中心主任Stepanov Alexandr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戴尅戎院士分别发表致辞,肯定了此次会议在加强数字医学和3D打印等前沿医学技术沪疆合作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中亚地区国家的医疗技术合作。
二、会议主题
3D打印设备捐赠
为加强数字医学和3D打印技术的推广应用,并进一步推动国内先进医学技术走出国门,辐射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在此次会议上特别向哈萨克斯坦国家创伤学和骨科研究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第四医院、新疆第二医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捐赠了3D打印设备,以支持和促进当地医学3D打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环节,来自国内外的专家进行了精彩的专题演讲,涵盖了医学3D打印技术的最新突破、个性化医疗的创新应用以及产教融合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与会人员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
第六届医学3D打印技术与临床应用全国创新大赛
大会第二日,第六届医学3D打印技术与临床应用全国创新大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举行。大赛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姜闻博副主任主持,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参赛团队,共计33个创新项目参与角逐,展示了医学3D打印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最新进展。大赛旨在推动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创新,促进产学研医各界的深入合作。参赛项目涉及了骨骼修复、器官再生、个性化手术导板、定制化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的3D打印技术,充分体现了3D打印技术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治疗效果方面的积极作用。经过热烈的讨论,评委对参赛项目的创新性、应用性和临床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
产教融合分论坛
产教融合分论坛环节由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会副会长吴晨涛主持,长三角增材制造产教联盟副理事长顾德仁、上海市对口支援克拉玛依市前方指挥部代表克拉玛依市工信局副局长徐祺、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代表姜兵等领导为大会发言致辞;上海增材制造制造业创新中心副总经理杨舜君宣读《2024增材制造全球专利导航》行业开源分析报告发布通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授世界技能大赛(上海)研究中心主任徐滕岗、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3D打印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嘉赫、新疆第二医学院教授贾景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姜闻博、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分院院长李继霞、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增材制造专业主任李磊等专家发表主旨演讲。
本次会议不仅推动了3D打印等数字技术在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应用,也为“东西部协作”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医学3D打印和个性化医疗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基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王利副院长强调了此次会议对提升区域医疗水平的重要性。“通过引进和学习先进技术,我们能够更好地提高本地医疗服务能力,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国家“东西部协作”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大背景下,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东西部医学资源的共享与协作,也搭建了一个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先进医学技术交流和合作的平台,进一步促进了前沿技术在医学工程领域和产教融合领域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