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上海增材制造制造业创新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上海市科技节“3D打印未来智造公益科普活动”第二期成功举办

上海市科技节“3D打印未来智造公益科普活动”第二期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5-19 12:47:35 人气:30

2025年5月17日,由上海增材制造制造业创新中心主办的“3D打印未来智造公益科普第二期”活动在上海市科技节期间正式启动。来自沪东新村街道沪东“科·堂”的20名青少年走进3D打印技术科普体验馆,通过沉浸式学习与实践,探索3D打印技术的奥秘及其对未来制造业的深远影响。为响应浦东新区科技节“科创‘浦’新篇,开放‘赢’未来”主题活动,本次公益科普旨在通过前沿技术体验、实践教育与科学传播,大力弘扬科技创新精神,助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推动浦东科技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启智:从理论到应用的深度体验





活动伊始,讲解员李老师带领学生们系统回顾了3D打印技术的发展历程,从19世纪分层制造概念的萌芽,到现代工业在航空航天、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展厅内陈列的医疗手术模型、高精度机械构件等实物展品,生动诠释了3D技术的多元化场景。

在“足部健康筛查”互动环节,学生们通过足部扫描仪获取个性化足部数据报告,直观了解足弓健康与扁平足预防知识,将科技与生活紧密结合。




实践赋能:动手解锁智造新技能




为深化技术认知,特别设置实践操作环节。学生代表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现场启动3D打印设备,全程参与可动关节鱼骨模型的制作流程。从数字建模到材料熔融沉积,孩子们见证了材料逐层堆叠成型的全过程,切身感受“数字化制造”的核心原理。



科普讲堂:畅谈技术变革与未来愿景


在“3D打印的科学王国”主题讲座中,李老师以医疗定制假体、多孔结构打印等案例,深入剖析3D打印如何重塑产业形态与生活方式。讲座后的有奖问答环节,学生们踊跃参与,围绕金属打印工艺、太空制造等前沿话题展开探讨,展现出对新兴科技的浓厚兴趣。


创意实践:模型拼装激发创新思维



活动尾声,每位参与者获赠3D打印轿车与昆虫模型套件。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学生们通过拆解、组装零部件,完成个性化作品创作。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将抽象的技术概念转化为具象成果,深化了“设计-制造-应用”的完整认知链条。